微信咨询1

QQ咨询
关于我们
>> 更多产品 ...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新闻中心 >>酱酒文化
白酒与政治
人气值: 返回上一页

抽丝剥茧地发现,所谓的白酒黄金十年,恰好是产业高度政治化十年,受惠于政治带来的商业红利,现必将承受去政治化带来的阵痛,回归真实消费品属性,回归到消费品核心竞争力轨道上来。

  首先,过去白酒战略的制定上政治导向过于明显。从一、二线名酒企业发展战略看,政府与政治导向影子较为严重,这一定意义上与政治人物对产业关注度关联,白酒企业在战略制定上蒙上了浓重的政治影子。近十年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白酒显然进入了产能与营收规模的大跃进。从消费品属性看,白酒行业不可能维持如此多企业进入到百亿千亿阵营,产业的过度集中也必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产业整合。

  其次品牌定位上,白酒品牌普遍走向上政商务品牌,起点政治化,追求宏大诉事与家国情怀,缺乏相应的人性化与大众消费者立场,使得白酒品牌成为典型的政治消费品;在传播上,追求央视平台与地方党报类媒体,凸显了白酒的政治属性。央视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了政府的象征,而集体性地追逐央视,白酒在品牌传播上陷入了集体性迷失;在公关上,以定向爆破方式进入到党政系统进行赞助,使得公关活动失去了品牌塑造功能而成直接销售的工具。

  第三,白酒大多的营销手段都是以满足政府、政治以及政策的,非主流经销商开发,以是否有政府资源为唯一衡量指标。品鉴顾问,以聘请退休实权派官员,或人大、政协在职官员为首选目标。团购渠道操作,不少以政府关联人物利益输送与价值满足为导向。价格制定,以价格不敏感的政府消费为导向,创造了白酒价格繁荣假象,产品研发,不少企业以奢靡之风满足政府、政治人物以及财政支付需要,使得白酒成为社会不良价值观助推器。

  由于白酒企业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地方财政支柱获得了来自地方政策性支持,但政策性支持显然被误读为国家战略上支持,而实际情况是从1996年以来历届中央政府对于白酒产业政策均表现为温和支持与严格限制。从1988年至2012年国家出台了8次比较大的关于白酒产业政策,严格意义上将只有2次属于温和支持,其余6次均是处于限制白酒产业发展,因此,白酒企业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必须实现产业集中,必须在消费品属性范围内实现产业振兴。说得严重一点,企图绑架政治,腐蚀政府,曲解政策只能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伤害,甚至遭来打击。


上一篇:中庸之道
下一篇:明德亲民